新工业·新广东丨以计量检测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广电计量为大湾区产业高水平发展增添动能

  当前,广东正坚定不移地走好高水平发展之路,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为深入剖析广东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央广网广东频道推出《新工业·新广东》系列主题报道,深入蹲点南粤大地创新一线,聚焦广东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上聚力攻坚,在创新成果转化上加力增效,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的典型故事,展现广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的丰硕成果。

  央广网广州3月1日消息作为一个与“国计民生”“吃穿住行”都息息相关的行业,计量检测行业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庞大的需求孕育了数千亿元的市场,目前中国检验测试的机构突破5万家。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旗下的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计量”),就是为数不多的计量检测行业头部企业的其中一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全国布局、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

  从2002年时营收规模不足300万元,至2022年已达到26.04亿元,20年间,广电计量的营收增长超过800倍,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广电计量所在的检验检测产业,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在国家产品质量安全、产业升级、公平贸易保障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对建设质量强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备极其重大促进作用。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走向高水平发展历史汇,新的“科学的春天”已经扑面而来。在广东省和广州市都在大力推动“高水平发展”“制造业当家”的当下,计量与检验检测对推动产业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实现高水平发展能发挥哪些“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进广电计量的相关实验室,解码广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背后,广电计量如何以科学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等领域为引领,助推广东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为广东高水平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能。

  在广电计量总部实验室八楼的集成电路测试和分析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在各种各样不同型号各异的检测机器前忙碌。这里是华南地区芯片检测技术能力覆盖最为齐全的检测实验室之一,是芯片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最重要的质量“把关人”。大湾区内众多智能制造企业和芯片公司制作的工业芯片,很大一部分便在此进入一道道严苛的检测工序:首先,检验芯片是不是满足设计的功能与性能要求,然后还需经过封装测试以及小批量工程验证环节后,才能批量生产,交付终端应用市场。

  “目前广电计量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实验室已经基本覆盖绝大多数的芯片种类,比如AI算力芯片、MCU芯片、模拟芯片,以及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管理芯片与其他车规芯片等。”广电计量集成电路测试技术主管邓艺华告诉央广网记者,芯片检测在国内尚且属于 “护城河”较深的检测领域。

  作为智能设备的大脑,除了常规芯片外,前沿芯片的检测难度异常艰难,这对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积累要求比较高。邓艺华表示:“类似AI芯片等前沿芯片的检测,我们工程师要去开发检测工序的话,他必须要先懂该类型芯片领域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工程师的要求会非常高,他要具备前沿芯片领域每个方面的知识储备,才能对这些芯片进行功能跟性能的验证,包括可靠性验证等。”

  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计量检测行业在前沿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具有更为迫切的技术积累和知识积累需求。广电计量通过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两手抓,依托院士工作站、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关键检测研发技术、产品质量提升、行业评价体系构建以及产业应用推广等开展创新工作。至今已承接160多项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主导或参与240多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获得540多项授权专利。这是广电计量推进科研力量创新、适应新质生产力对计量与检验检测行业高要求的重要“法宝”之一。

  如在航空领域,广电计量围绕“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构建了标准制定、科研咨询、适航取证、试验鉴定等一站式服务能力,成功实现了多项国内“首次”,包括完成大飞机机载A级系统国内首次试验、国内首例AG-600水陆两栖飞机机载产品结冰试验等,是国内首家完成民机机载A级系统适航取证试验的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在大飞机自主可控试验验证技术攻关的过程中,广电计量在相关机构指导下,通过组建技术专项团队采用自主检测技术,按照国际先进适航规定要求,构建了大飞机的电子、机械、液压等30多个设备的试验验证能力,完成了C919适航取证过程的多个单元级和系统级鉴定试验,实现不出国门自主完成多项机载产品适航验证试验项目,为飞机制造企业大幅节约时机成本和费用成本。

  此外,广电计量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已构建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能力,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资源,开展多维度、深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攻关,推动质量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层次地融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与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比如,牵头完成了国家工信部“面向集成电路、芯片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助力破解国内集成电路产品“不敢用、不会用、不想用”“测评难、测评贵”的难题。

  未来,广电计量将瞄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着力强化关键检测研发技术、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协同推进,构建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动能,面对新的领域、新的技术,我们第三方计量检测企业,应该在技术上主动探索和突破,联合相关研究单位、院校和专家,再结合自己的大数据支撑,编写新的标准,用标准去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广电计量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明志茂表示。

  在他看来,作为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头部力量的广电计量,技术服务已逐步从生产制造链的末端,转向贯穿生产制造链的全流程,从产品的设计、研发、试验和生产等全方位介入,以标准为引领,去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的试验能力,将通用质量特性延伸到设计生产的全部过程当中,在设计研发阶段就通过通用质量的检验检测的新方法和手段,对产品做优化设计。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之际,在大湾区科学技术创新和互融互通中,广电计量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对此,明志茂表示,“产品质量守护人、产业升级顾问、政府监管助手、公平贸易保障技术专家”,这些均是广电计量在大湾区发展过程中的多重身份。五年来,广电计量积极发挥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优势,助力大湾区社会和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致力成为大湾区乃至国内一流的检测服务品牌。

  “围绕新能源汽车、芯片等广东制造业重点产业,广电计量为企业质量提升、产业升级发展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明志茂介绍称,通过这一些方案,帮助大湾区企业加强全流程质量管控,助力推动产业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提升,并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明志茂(前排右一)与实验室技术人员讨论技术问题(央广网发 广电计量供图)

  其中,牵头完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新能源汽车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动力电池系统检测评价技术探讨研究”项目,便是广电计量以质量为支撑,为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保驾护航的一个典型例子。

  据介绍,该项目突破了动力电池关键性能参数测试与评估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估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评估技术三大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动力电池单体、模组、电池系统的检测评价与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平台在检测技术、标准制定、创新应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累计服务动力电池相关企业300多家,为大湾区众多动力电池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供新产品验证服务,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正如火如荼。在今年广东的“新春第一会”上,广东省委主要领导介绍了当前广东向虚拟空间拓展的成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竞相发展,数字经济方兴未艾。

  在代表技术进步的数字生产力和智能生产力领域,广电计量紧跟广州数字科技集团的步伐,积极布局数字经济赛道,搭建了“全栈式”数字赋能技术平台,构建起“前期规划评估+中期测试服务+后期咨询运维”的数字化建设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体系。

  近年来,广电计量持续为粤港湾大湾区的党政单位、公司可以提供软件测评、信息安全、评估认证、数字化转型咨询、数据资产梳理及入表辅导等服务:作为指定服务提供商之一,为广州市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提供相关服务,助力广州市数字政府建设;面向广州众多机关单位、组织机构提供信创测评服务,为大湾区的通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近30家企业完成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评估工作,助力加快政企的数字化转型。

  此外,广电计量还聚焦软件测试、大安全、数据产业等领域,参与近50项国家及行业团体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如在承担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本的建设体系(NQI)”重点专项课题中,广电计量便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技术国际标准研制。同时,作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应用数据库的八家共建单位之一,广电计量还参与了4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国家标准的示范应用推广,协同某广州车企参与《汽车数据通用要求》标准的示范应用,为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腾飞插上“标准翅膀”。

  未来,广电计量将瞄准大湾区建设国家一流湾区的重大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战场,以数字化转型和综合业务升级为驱动力,聚焦航空、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实践升级产业策略、升级综合业务、升级组织效能以及升级产业链整合能力,助力大湾区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