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是我国计量、标准、质量和检验检测等领域唯一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计量质量既是学校的专业特色,也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所服务的主战场。40年坚持特色,让中国计量大学实现自身的质量发展,最近5年在中国大学科学技术创新竞争力排名中均位列全国高校前90位,坚持特色办学也让中国计量大学成为服务计量质量和市场监管事业的大后方。
秋天,是丰美绚烂的季节。与改革同龄,40年中国计量大学(以下简称中量大)不忘初心,突出计量专业核心,为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产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火箭发射、大飞机的试飞,有计量学子精准测控;深海潜艇技术突破,离不开计量学子的深水通信系统技术建树;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计量局等国际组织,中量大学子占据着重要的席位。
质量,是深化改革的强音。与发展同步,新时代中量大精思国计,强化计量质量办学特色,为市场监管改革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标准、计量、管理、思想的全方位支持和服务,中量大校园,是全国计量、标准、质量和检验检测(以下概称计量质量)以及市场监管人继续深造的课堂,中量大科研教学,成了支撑计量质量市场监管更好服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大后方。
“从计量学院到计量大学,饱含着国家和时代对学校几多殷切期许。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以计量质量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在质量时代必须有更大作为,以自己的高水平办学服务好国家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40周岁的欢庆时刻,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张土乔与校长宋明顺更多的是感到自己担子更重了。
宋明顺今年以来格外繁忙,打理校长事务之外,作为标准化教育专家,经常要不顾舟车劳顿被各地请去给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做讲座,进行标准化思想启蒙,推进标准化行动落地,毕竟高质量发展时代,得标准者得天下,各地政府对标准化及其重要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中量大是中国标准化教育领域的拓荒牛,早在1996年就在全国率先招收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的本科生,2008年3月设立了全国首个标准化学院,2010年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第一学士学位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现行的教育部标准化专业目录就是该校设计的。
中量大也是全世界最早开展标准化教育、最早设立标准化工程专业的大学。2007年,中量大在与德国国防军大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等名校竞争中成为唯一获奖大学,获得了首届“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ISO网站发布的获奖报道说,中量大选送的项目在项目的培养目标和广度,项目所设计、采用的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与多样性,以及对毕业生的后期跟踪、毕业生在相关领域工作的事实等几个维度给评委会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5月,为发挥中量大在全球标准化教育上领先的国际优势来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推进国际间规则与标准体系软联通和相互兼容,中量大还牵头组建成立“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吸引了30个国家的105所大学加盟。中量大目标是形成标准化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素材和中国样本,利用教育联盟这样的平台发挥出中国标准的世界影响力。
通过建立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质量发展研究院、标准化战略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中量大近5年共计制修订国家标准20项,行业、区域标准28项,2017年承担了“合格评定 第三方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内容的要求与建议(ISO/IEC TS17022)”等5项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计量质量是中量大的特色所在,关注计量质量事业,研究计量质量事业、服务计量质量事业是中量大与生俱来的使命。”宋明顺说,任何一个时间里,中量大都要把学校发展与计量质量和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紧紧融合在一起,让中量大成为高校省部共建的典范。
围绕计量质量特色,中量大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平台体系。目前,学校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质量管理工程和标准化工程两个专业,构建了以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标准化以及浙江省质量检测技术及仪器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等为主体的质检特色学科专业集群,研究生教育学科的80%、本科专业的50%都与质检特色紧密相关。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全国同类专业10%,产品质量工程、标准化工程专业、知识产权专业位于国内同类专业领先水平。
近5年,中量大科研项目的60%和科研成果的73%、学生科技活动成果的80%都与计量质量直接相关,5年累计承担国家计量质量公益性项目44项、国家重点项目计划NQI专项32项,学校重视与国际国内计量质量领域机构的合作,与国际计量测试联合会、国际标准化组织、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及各省级、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共50家单位建立科学技术合作关系。
在质检法律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新型高校智库,致力开展质量法治体系、标准化法律制度、食品安全法、计量法律制度研究、检验检疫法律制度、认证认可法律制度的研究。2017年,学校承接原国家质检总局委托项目《计量法的修订与完善》,形成了10个修法研究报告,完成了两个国际建议的翻译。学校教师作为计量法修订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计量法》(修订送审稿)的审议。
得益于系统支持,中量大建立了ISO-SAC战略合作培训平台、国家标准化人才教育培训与培训基地 、全国企业标准化师培训基地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等,承担完成了近20场“ISO/TC、SC主席”“ISO秘书周”“ISO投票员”等国际培训项目。近5年来,先后承担全国质检行业系统内外230余家单位350多期培训班,超过1.2万名计量质量和市场监管系统干部和业务骨干在中量大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培训。
因为教学科研和计量质量事业的紧密融合,中量大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养高、能力强,深得社会好评。标准化工程专业学生毕业上岗后,用人单位评价“特别好用!”,毕业生自己评价“专业选对了!”产品质量工程专业的首届166名毕业生都拥有ISO9000内审员资格证书,50多人取得初级质量工程师资格,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60%以上的毕业生在本领域系统和与领域相关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许多毕业生成为全国各省市计量质量和市场监督管理的机构的管理、技术骨干。
在双汇、伊利、蒙牛、新希望等国内食品龙头加工公司,因为一盒盒快速检测试纸条等检测技术和产品的使用,在入库环节实现了原料关键质量安全指标批批检,以有效质量监控保障了花了钱的人国产食品安全质量的信心。这些快速检测技术和产品,正是中量大的科研成果。
据了解,传统食品检验常用的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检测技术,检测结果虽然准确可靠,但耗时长、费用大,如果抽样不合理极易产生监控漏洞,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险些拖垮我国最大肉类加工公司,其关键原因,就是没办法实现生猪原料的全面、准确、快速检测。
面对政府食品安全质量监管和企业食品安全质量管控迫切地需要,中量大由副校长俞晓平教授领衔,组建团队,历时7年成功研制出自动中空纤维膜微萃取仪、核酸标准分子、PCR仪温度和荧光校准装置、多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和试剂盒等40多种快速检测产品,实现了对农药、兽药、致病微生物、违禁添加剂、生物毒素、转基因成分等五大类44种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大批量多目标现场精准识别和快速检测,实现了快速检测与食品安全质量安全追溯的有效嵌合,保障了分子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和准确性。
这一成果因为快速高效在食品进出口、市场监管和企业等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PCR仪校准技术被多家计量机构采用。成果产业化后,投放前3年就累计销售各类试剂盒5万多盒、试纸条6000余万条,检验测试仪器1000多台套。其中β类检验测试产品中标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6年杭州G20峰会。成果有效保障了我国农产品正常贸易和安全,提升了国际贸易话语权。
我国化学品贸易居于世界前列,但化学品检测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现有检测设备难以提供有效支撑。针对化学品安全测试存在“测得出,测不准”的问题,叶树亮教授带领其团队成功开发10余种检验测试仪器,目前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年节约检测费用3000多万元。
在计量方面,李青教授主持完成了20多项纵向项目和50多项横向项目,“便携式交直流两用电子台秤开发”项目研究,为规范市场贸易、减少纠纷、促进贸易发展作出了贡献,“微机化旋紧力矩测控装置”项目成果转化成的产品,已经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血液存储温度自动监测管理系统”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各地血液中心(站)普遍的使用,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血液存储管理上的网络化测量和管理,保障了血液使用的安全。
由张在宣、金尚忠教授主持的“基于拉曼散射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与工程安全监测应用”项目组,成功研制出新型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产品,可以实时监测30公里传感光纤上每一点的气温变化,在测程长度、测温不确定度、空间分辨率、定位精度、测量时间等方面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属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为保障大型隧道、长距管道、城市地铁等大型工程安全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坚持特色,注重以科研推进计量、测量、检验测试水平提升,让中量大收获了丰硕成果,近5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项,授权发明专利1073项。